🍴🇫🇷 波爾多最特別的米其林推薦:Quanjude
去年寇特先生的生日,我為他預約了波爾多的米其林二星餐廳慶生。剛好我們生日相距半年,他說「不如我們就半年吃一次大餐吧!」。我的生日他預約了巴黎的米其林一星,但用餐體驗比波爾多的二星更令人愉快。又到了我該傷腦筋的春季,打開 Google Maps,把我去年標記好的餐廳一家一家點開看… 卻都沒有「就是你了!」的衝動。
在 Google Maps 上點選了地獄主廚 Gordon Ramsay 位於波爾多市中心的 Le Pressoir D’argent,在介紹頁面的最下方,推薦了幾間類似的餐廳,並在那裡發現了充滿著南歐風情的 “Quanjude”。看名字像是西班牙或義大利的餐廳,畢竟不太像是法文,想著「太好了!這次不用再去嘗試法國菜了!」
光看裝潢,就決定預約了。很喜歡法國這種位於別墅中的餐廳:高雅的歐式裝潢,穿著正式的用餐人群,親切又專業的 staff… 有種沈浸式的貴族感。怎麼也沒想到…
一發現是全聚德,更是毫不猶豫地寫信去預約了。吃了很多被亞洲化的歐美料理,我很好奇這種傳統中式料理,為了配合歐洲人的口味,會有怎麼樣的變化。應該再怎麼樣都會比美國的糖醋肉跟左宗棠雞好吧?跟餐廳來來回回通了好幾次信,才終於訂下來。好期待,這次的法國行最期待的行程。(本來最期待的是去參觀 Airbus 的,寇特先生透過朋友預約到一個 tour,我要出發去法國的前一天,他才發現選錯日期了。寫信去問能不能改,對方說需要兩個工作天… 於是我們只好含淚取消)
我一直以來都是亞洲人的習慣,六七點就吃飯,寇特先生都是八九點。有鑒於去年幫他慶生八點吃到11點半,沒消化就睡覺結果腸胃炎,他今年很貼心地說「我們六點半吃飯吧。」配合法國人較晚用餐的習慣,全聚德晚上七點才開門。我跟他說了以後,他開始推理「那我們應該是吃法國菜,才會最早只能約到七點」。
擔心下班時間的交通壅塞,我們提早出門,沒想到到餐廳門口時,店門還沒開。怕他留在原地會失去新鮮感,趕緊拉著他去附近走走。邊走他還在邊猜測,到底是吃什麼的?覺得他遲鈍得有點好笑,難道沒發現到處都寫滿了中國字嗎?
走個五百公尺,就能看到波爾多大劇院。
一進門不禁啞然失笑,很像是有著 Asian rush 的歐洲人的家。整體裝潢和擺設還是典雅的法國風情,但到處都是陶器、鐵器、銅器…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甕。
但從上樓梯開始,我就一直不停地驚呼、拍照。各種卷幅、畫作、書法、匾額… 這個歐洲人家中的收藏不只有甕(誤)。軟文化的輸出、中國傳統的藝術品與法式的裝潢,形成一種衝突卻令人移不開目光的美。
法式裝潢雖然繁瑣,在鏡子與燈光的配合之下,典雅又優美。我問寇特先生,為什麼法國要用鳥當壁畫,並且全部頭朝下?他以為我在開玩笑,當他發現我是真的不曉得的時候,一臉震驚地看著我「你不知道?」以前的歐洲貴族都有著狩獵的習慣,即便是現在,歐洲的一些王室仍然維持著這項傳統。(梅根跟哈利王子結婚以後,因為梅根是動物保護的支持者,使得哈利首次缺席這項活動也造成了一些風波)。他們獵到的禽鳥類,就會這樣頭朝下地掛在家中(也可能是城堡中)。我搜尋不到相關的資料,但寇特先生說這對他們來說是常識。
來到我們用餐的房間,寇特先生讚嘆「好中國啊!」我搖著頭說 no no no,這很歐洲。他不解:「這怎麼看都是中國啊?」但其實,這是「歐洲人以為的中國。」(突然很慶幸以前學校在大英博物館旁邊,對於我的文化研究很有幫助)
17, 18 世紀,船運開始盛行,許多歐洲傳教士回歐洲的時候帶回了當時中國的瓷器、書畫、藝術品等等,當中以瓷器最受歡迎。但是歐洲沒有景德鎮,也沒有瓷器的技術,只有依樣畫葫蘆地試著燒瓷。一開始當然是失敗的,於是許多藝術家紛紛將青花瓷上的元素,加上對中國的想像,轉化成畫作,而形成了 Chinoiserie 這個 genre。常見的有壁畫、沙發、窗簾 (請見下圖)。後來有傳教士將燒瓷的坯與技術帶回歐洲,Chinoiserie 更是一發不可收拾。在歐洲人的創新之下,傳統的青袖還發展出紅的、金的… 若有機會參觀大英博物館、或奧地利皇宮… 都有數量龐大的展品。有趣的是這些密集的大花布料,後來傳回亞洲,成為亞洲人心目中的「歐式」圖案。在台灣看到的歐式裝潢幾乎都是洛可可風格,配上這種花花的布沙發和窗簾,但其實在法國,這兩種元素很少一起出現。
終於坐下來,桌上的擺設也是深得我心。雖然大小盤重疊是100%的法國 style,但盤子上、甚至湯匙上都有著相對應的水墨畫,忍不住感嘆真的是細節決定勝敗。我向寇特先生說,盤子上這種圖樣才是中國人畫的,牆上的是歐洲人畫的中國。他說「我看不出差在哪裡。」甚至在我拍照的時候偷偷比愛心。
波爾多的全聚德能夠單點,也有套餐;套餐還分一般套餐跟 Menu Signature。既然來吃米其林,當然就要選套餐囉。各種前菜、小點、主菜、點心,都能吃到。Menu Signature 最特別在於,竟然是用詔書來呈現的!
攤開詔書,還真是有模有樣的。我以為裡面會橫著寫,沒想到竟然這麼 hard core 地複製直條紋宣紙,然後寫橫的。
點完餐,服務生小姐拿著酒單過來… 我們互看一眼,擺擺手,服務生驚訝地問「不喝酒嗎?」嗯,不喝酒。幾乎周圍的所有人聽到寇特先生住波爾多,但我們兩個都不喝酒的時候都說「浪費!到波爾多還不喝酒!」。我不但認識這個不喝 wine 的法國人,還認識一個不喝啤酒的德國人,和不喝伏特加的俄羅斯人(笑)
前菜小點,一下來了三道。放在我們面前盤子上的好可愛,紅色的蒸籠,看來只是裝飾用,不能拿來蒸。裡面鋪滿了小石頭(雖然我現在看照片覺得好像是紅豆…)上面的小點更是可愛的小蘑菇頭。服務生介紹紅色的是草莓鴨肝,覺得聽起來好奇怪,草莓跟鵝肝… 一定很難吃。心涼了一半,想說把好吃的留在後面,就先吃紅色的。沒想到,一入口,意外地合拍!外面的紅色是草莓巧克力,甜甜的很順口。巧克力融開的時候,舌頭味蕾接觸到裡面的鴨肝慕斯,綿綿的,甜鹹交會之時,也沒有想像中的違和。另一個小點是蛋白塔中間夾塊狀的鴨肝,是意料之中的味道,卻是意料之外的好吃。
這道看起來就是典型的法國家庭的餐前小點:小小的豬肉三明治,上面豪氣地鋪滿黑松露。不喜歡法國菜的原因就是看不出是什麼,猜不透味道。這種一目暸然的單純菜色,深得我心。
服務生介紹的 “marshmellow” 其他什麼我都沒聽到,因為單一個 marshmellow (棉花糖)就讓我打了個冷顫。沒想到一入口我幾乎直接驚叫出聲!這根本是迷你割包啊!所謂的 marshmellow 應該是把中國的東西硬翻成英文,因為是發糕的口感,上面撒著的花生粉、香菜末與豬肉 mousse… 完!全!就是割包的味道。不停地向寇特先生與服務生安利割包,還找了照片給他們看… 他們還是無法想像,割包到底是什麼東西。
第二道前菜跟著麵包籃一起上來,覺得法國菜最迷人的地方,其實在於細節。因為是中國菜,除了法國人必備的棍子麵包以外,還附加了兩個做成花捲樣子的饅頭(只差沒有蔥了)。這家店開在波爾多,自家做的奶油,更是做成波爾多名產:可麗露的樣子。麵包籃是竹籃的提把與盤子的組合,大好評。法國人似乎都不在意,但我實在很不喜歡某些餐廳直接把麵包放在桌上…
看到這道菜眼睛馬上變成星星眼:是我看過無數次,但還沒有機會嚐到的白蘆筍。一直都知道法國人是用白蘆筍面市來判斷「春天來了」,但因為沒有在法國做菜,不曉得究竟是什麼時候。這次在餐盤中看到它,說不出的喜出望外。入口,更是驚喜。簡單燙過的白蘆筍,好鮮甜。寇特先生掰了半個法國麵包,把餐盤抹得一滴不剩。
第三道菜讓我看見了法國菜的餐具之美,之前都覺得:「喔,不過就是盤子」只是大小、花案略有不同罷了。這個深碗,好適合拿來裝羹類湯品呀。
望進去,法國也有杏鮑菇嗎?服務生在介紹的時候,突然愣住… 「我忘了這個的英文怎麼說了!」寇特先生說「沒關係,你可以說法文」服務生用法文說完,兩個人一起陷入了沈思… 最後我們用 wikipedia 找到英文叫做 “quince”,中文叫「榲桲」(甚至不會讀這兩個字)。不管是哪個語言,我都沒聽過。是介於蘋果與梨之間的水果,多產於新疆。當初張騫出西域的時候,沒有帶回中原,所以亞洲人不太有機會吃到它。
但是… 我的天哪!今晚最佳必須頒給這道菜!炙烤焦糖鴨肝淋上滷肉醬汁,吃起來是干貝的口感,表面炙烤過脆脆的,配上這個醬汁… 果然是法國人才想得出的搭配(畢竟我們只會拿這醬汁來拌飯)。怕太快吃完,每一口都小心翼翼地珍惜著。麻煩的是這個碗太深了,用刀叉切鴨肝很容易嗑到邊邊,用筷子的技術又不夠好,優雅不起來。
寇特先生跟我一樣最喜歡這道菜,用了半個麵包,把醬汁抹到一滴不剩。如果我有白飯,大概也會就這樣倒下去拌吧(笑)。
寇特先生不吃牡蠣,也討厭帶殼海鮮。入座時服務生問我們有沒有不吃的東西,他想著「中國菜不會有牡蠣吧?」就說沒有,結果牡蠣就上來了。容器做成牡蠣殼很特別,檸檬 mousse 跟蘋果泥配著牡蠣吃,酸酸甜甜的也很特別。
服務生端上這個,我和寇特先生相視而笑,我們心心念念的烤鴨終於要上來了!服務生說最左邊的是藍莓果醬,是拿來沾鴨皮的?不曉得我的表情管理有沒有做好,不會不小心流露出嫌棄的表情吧?
沒想到片鴨的師傅是這麼可愛的小女生!看起來大概20歲左右,我用中文問她可以拍照嗎?她被我嚇了一跳,才害羞地點點頭。我問她本來是在北京嗎?其實是想問是不是在北京全聚德,結果她說「我老家是湖北的。」我說「啊,那最近疫情沒有影響吧?」她大概怕我以為她是傳染源,急急忙忙地說「我去年11月就出來了。」姐姐只是擔心妳的家人朋友,沒有擔心被妳傳染,別緊張。(那時候法國疫情還沒爆發…)
烤鴨三吃第一吃:鴨皮
我以為會像台灣的北平烤鴨,酥脆,結果是類似蝦片那種泡泡的口感。酥脆沒錯,但跟我們以為的很不同。寇特先生:「為什麼跟在台北吃的不一樣?」你在法國每家店吃到的油封鴨也都不一樣呀,他覺得我的舉例很合理。
寇特先生有照服務生說的沾藍莓果醬吃,我不愛吃果醬,也不愛甜鹹混合,只是單吃皮。寇特先生:「你這樣就失去法國菜的精髓了呀。」我吃的是中國菜!
烤鴨三吃第二吃:鴨肉
跟台灣皮肉分開的不同,全聚德大部份的片成有帶皮的,沒有皮的鴨肉都藏在底下。服務生要過來教我們怎麼吃,寇特先生微微抬起手,用法語傲嬌地說「沒關係,我知道該怎麼吃。」去年在台北吃過一次,好奇他是否還記得。他打開蒸籠,優雅地用叉子挑起一片麵皮,放進盤子裡。像電視上主廚教做菜那樣,慢條斯理地端起甜麵醬的碟子,用小湯匙仔細地將面皮塗滿,熟嫻地夾了一片蔥與一片黃瓜,再加上鴨肉… 小心翼翼地摺好,遞給我。
我要他等我一下,用筷子夾了一張麵皮放在手中,夾了小黃瓜與蔥,沾甜麵醬,塗在麵皮上,再放上一片鴨肉。十秒鐘完成,跟他交換。他說:「這樣是不對的。食物應該要在對的時間、對的地方才能混合,提早混合味道就不對了。」嗯…… 可是你作為一個法國人,你怎麼能判斷中國菜的味道對不對?
友情提醒… 兩個人吃一隻烤鴨會太飽…… 因為還有這麼多!
在我們努力地吃著鴨肉的時候,服務生拿了一張明信片給我們,上面是許久以前的北京,全聚德的師傅用柴火烤鴨的樣貌。
背面寫了 2962,代表著我們今天的這隻鴨,是波爾多全聚德出品的第 2962隻。一年多的時間,將近三千隻鴨,平均每天都要八、九隻鴨。這明信片蠻特別的,寇特先生說,等疫情過去,我們再來想想要寄給誰。
烤鴨三吃的第三吃:鴨湯。
服務生介紹的時候說,只有鴨骨頭和白開水,沒有另外再調味。法國人崇尚這樣的原汁原味,但我喝了以後覺得… 嗯這就是有調味的熱開水。寇特先生向我說「這沒有味道耶。」我點點頭,他又說「還是台灣那樣熬過的鴨架粥好。」服務生上來收碗的時候,他就在那邊用法文嘀嘀咕咕地向服務生推薦台北的烤鴨三吃,說鴨架粥熬得多好,有機會一定要去試試之類的話。
在相簿裡找到這張照片,馬上傳去給寇特先生,因為我怎麼想不起有這道菜?菜單上也只寫著 pre-dessert,後來我們研究了很久,才終於想起這是柚子口味的慕斯。法國真的很浮誇,連甜點都要分前點、主點、後點。
正式的甜點上來,我們都很意外,菜單上寫的「薑汁巧克力」竟然是這樣的巧克力蛋糕。點綴的鮮奶油,和香草冰淇淋,清爽解膩。寇特先生的盤子上寫著 “Happy birthday” 和他的名字,還有一支燃燒著的蠟燭。他瞄了我一眼。因為事前明明已經叮嚀過我,不要告訴餐廳是他的生日。他覺得服務生等不認識的人為他唱生日快樂歌,是一件很窘迫的事情。但貼心如我,慶生當然要做到位呀。服務生沒有唱歌,他鬆了一口氣。
後點上來的時候,我忍不住哀嚎「還有啊?」服務生說:「別擔心,這是最後一道了!」咦?盤子竟然跟前面的白蘆筍重複了… 不禁好奇一向嚴謹的法國菜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?
帳單的盒子也很別致,像我們這種說好我請吃飯,他就完全不會看到價錢。但是如果是長輩搶帳單那樣,可能會變成橄欖球那樣,用手臂夾著就跑。
很有趣的是… 一頓飯吃下來,我一直在讚嘆法國菜,寇特先生一直在讚嘆中國菜。忍不住問了服務生,她說是法國主廚到北京學了正統中國菜之後,回到法國再進行創新。溫哥華最近也在積極準備展店,他們稱這種菜色為 “Nouveau Chinese with French influence”,受法式影響的新中式餐點。
寇特先生:「下一站,溫哥華。」
為什麼不是北京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