☕️🇰🇷 鬧區裡的花園:弘大 Blüte
BLÜTE Gardening Cafe
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상수동 86-10 //
首爾特別市 麻浦區 上水洞86-10
弘大附近以咖啡廳眾多而聞名,但走在路上想隨便找一家咖啡廳坐坐時,總是一家都找不到。這次去弘大發現:咖啡王子一號店搬家了,店員也有女生了。Hello Kitty Cafe 也搬家了,雖然我並不是很 care。開了一家 Mango Six,紳士的品格裡面草泥馬開的咖啡廳。
劇照來自 Mango Six 官網
跟著柱希的手機導航,我們走到離弘大商圈一段距離的巷子裡。她崩潰的大叫「不是這一家啊!」本來想去的似乎搬走或倒店了,取代的是一棟花團錦簇的童話小屋。
面對弘益大學向右走
走到 와우산로 14길 (哇嗚三路 14 巷)左轉
上面地址真的沒有亂翻譯...
柱希說「看起來像是餐廳,我們還是回去剛剛那家星巴克好了。」
我說「寫著 cafe 耶,還是去看看吧!」
於是我們就進去了,每走幾步就要讚嘆一次這裡多漂亮。
點擊看大圖:








每個角落都充滿巧思,還有乾燥花課程,與冷藏鮮花。花意盎然的 cafe 裏頭,還有濃濃的書香、茶香、咖啡香。我跟柱希講了不下百次:「這就是我夢中一直出現的咖啡廳啊!」有過很不切實際的想法:open up 一個像這樣的咖啡廳。不需要給我多少盈餘。只要晴天能享受陽光,雨天能 enjoy 雨聲,就足夠了。其實現在台灣和大陸都有很多這種店,只是規模大或小的差別罷了。
我和柱希挑了一張華麗又帶點歷史氣息的桌子坐下來<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門板!邊框的木頭紋路和精緻的磁磚,高雅得有如中世紀的工藝品。單看太過俗豔,但這麼多鮮豔的花樣層層疊疊的裝飾起來,整間店充滿了浪漫的氣息。
讓我更驚喜的是,menu 上面竟然有 "London Fog" 這個選項。My all-time favourite tea latte, 但願能點個十杯八杯!London Fog,有時翻譯做「倫敦迷霧」,是溫哥華發跡的 tea latte。伯爵紅茶 + 香草 + 糖 + 綿密奶泡。溫哥華必喝,連鎖的 Blenz 咖啡廳就有。(星巴克也有,但他的伯爵茶帶有薄荷味所以不太正統)。以前住美國的時候因為太想念了,自己買了奶泡機來做 ❤️
我們還點了〖抹茶三角蛋糕〗
「蛋糕不都是三角形的嗎?」餐點上來才發現,他是站著的三角形,不是躺著的。像是做成三角形的瑞士卷,再切片。抹茶蛋糕中間夾著綿密的紅豆餡,好想外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。
(自己不露臉,但分享朋友的照片是不是很壞?)
(她不是華語圈的,被人肉/認出來的機會比較低...)
大學的首日,早上 0830 的日文課,坐我旁邊的紅色鏡框韓國女孩柱希開口跟我搭話。後來我又主動去認識高高瘦瘦,看起來冷漠又高傲的傻大姐讚美姐。Intensive 的日文課,每天上課四小時,再一起午餐、一起做功課、一起唸書。我像隻鸚鵡學她們說話,練就了漂亮的韓文發音和語感。(對,我日文課學韓文哈哈哈)
一晃眼十年過去了,當初打下的底子好,在韓國橫行都不曾有人懷疑過我是外國人。穿著制服時,obviously 我不是韓國人,但也會被問「妳是僑胞嗎?」「韓文在哪裡學的?」這次來韓國,接駁車的司機說「妳是上次那位韓文說得很好的小姐嗎?」and I felt that my day had just been made.
在網上搜尋 #블뤼테 會發現,這裏拍過連續劇、拍過廣告;見證過許多人的求婚儀式,也是許多人互許終身的殿堂。網路上有名的黃玫瑰包廂有坐人,我就沒有過去硬拍照了。陽光穿過玻璃天窗,灑在身上暖暖的好舒服。雨天他們會拉上大落地窗,在窗邊聽雨閱讀,或是用電腦寫些小故事,光是想像就覺得很美好。如果從飯店搭一個半小時的車,能換來在這兒坐一下午,我願意。生活中太缺乏這種有質感、有文化的地方。日子一天天在過,或許自己不覺得,但長久來看,環境對人有著絕對的影響力。有時候修養是來自自我要求,有時候來自耳濡目染,有時候是環境的潛移默化。BLÜTE 無疑是一個有質感的地點,有時候只是一個「感覺優雅了起來」,久而久之優雅成了一種習慣,就成為自己的一個特徵。
若你也曾在旅行中邂逅過這樣令人流連忘返的咖啡廳,please let me know by any means. I would love to see it for myself too ❤️